章节目录 【252】烂摊子(1 / 1)

作品:《校长法则

这是自己与肖正强的交易,不能让他得到太多,杨一民说道:“这事很复杂,他的待遇我这边已考虑了,你们暂时别管,报纸刊登出来后,我再想想。”

“嗯,一民,你多保重,现在你回城了,有李艳照顾了,我也放心了。”

杨一民心有点酸,问:“实验中学的事咋样了?”

“我打电话直接问过校长,校长很欢迎,但说要经过学校统一考核。”

“考核是所有人都要经过的,这是正常的程序,但如果是优秀老师,他会提示你的,或者他怕你流失,会给你承诺的,这些应该在话里听得出来,你感觉到了吗?”

李小萍想了想,“没有。”

“好,小萍,你别急,这事我记在心里的,你放心好了。”杨一民觉得无论如何,自己得让李小萍tiáo到城里来。

每年的人员tiáo动,基本上都是在期末考试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所以也就是这十多天的时间,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暗藏着很多交易,谁也不知道交易的结果会是怎样。

城郊中学由于生源数量没有多大增加,所以今年没有上报需要tiáo动的计划,他心里盘算着这些事,将学校的老师情况表拿在手上细细查看。

将老师的情况看了两人遍,杨一民喝了一口水,到教导处拿上课表,开始巡视教室,看老师教学是否认真,管理学生是否有办法,通过巡视能看出很多问题。

杨一民注意了在楼梯上的巡视方向,他从学生身后的方向走过去,这样学生的上课行为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老师的很多情况能比较真实的反应,而且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他是校长,所以现在的巡视更接近真实状况。

用了半个小时,杨一民走完了所有教室,情况让他很震动,首先是初中教学班,除了四五个班纪律较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在认真听讲外,其他班级纪律很差,老师上课不管纪律,学生违纪多种多样。

小学教室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人数太多,小学生高段的纪律情况不错,低段的纪律也不太好,但人数问题是主要问题,太多了,每个班接近七十人,在这种人数情况下,没有差生是很难想像的。

来到学校校门,学校有一个正大门,这是杨一民知道的,门很大,现在才发现在小学部,还有一个后门,门不大,但家长都围得相当多,看看时间,已过了十一点半,这些家长在这里接孩子。

杨一民从门口出去,很多人,将校门围了个水泄不通,门口只有一名老师在那里,见杨一民过来,打了招呼。

十一点四十,学生放学,全校学生如同四散的蚂蚁,在楼梯、在走道、在cào场飞奔,有的跑向食堂,有的跑向门口。

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片混乱,杨一民真没想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学校每年还是有20多个学生能上a优,而且小学生的成绩还不错。

看着这样的情况,杨一民反而觉得困难小了,越是这种无序的情况,越容易入手,自己的办法或许就会越多,而成效或许就会越显著,正如在石门一样,正因为以前成绩差,所以自己就显得突出,或许这样的情况,也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改变的平台。

但这种现状却让人担心,太容易出事了,不知道原来的领导和老师是习惯了还是麻木了,居然能如此熟视无睹。

杨一民中午在伙食团吃的饭,饭菜质量比石门中学差多了,但价格却还贵,他看着学生的碗里,几乎找不出几片像样的肉,就算他是校长,打饭的找了半天,还优待了他,也感到饭菜难吃,他发现,学校没有一位老师在食堂吃饭。

杨一民吃完饭,全校居然看不到一个教师,行政也全部走了,他到了学生宿舍,也没有值班教师,又到各个办公室,还是没有人,杨一民有点愤怒了,他回到办公室,找到学校通讯录,给学校行政群发了一条短信,一点半在学校小会议室开会。

杨一民在办公室休息了一会,他在下决心,因为无论是李兴辉还是谢局长都在提醒,城郊中学的情况复杂,但到底怎样复杂,自己不得而知,只看到了现在的一片混乱,杨一民现在没法理会更多了,这一现状不改变,出了问题,校长的位置也一样没了,改、治,是必然之举。

杨一民突然想到,或许李兴辉让自己到城郊中学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向红梅,这次事件如果要追究或许会追究到向红梅的头上,让自己过来,或许是让自己保护向红梅,这是不是他提示的复杂?

态度决定一切,杨一民知道现在无法彻底扭转现状,但至少可以杀jī儆猴,给教师震慑,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用心做事,负起责任来。

一点二十,何明到了学校,他提前打开了小会议室,杨一民办公室的门半开着,他过来看了看,见杨一民在里面,说道:“杨校长,小会议室门开了。”

杨一民点点头,问:“学校管理制度有成套的吗?”

“有,去年迎接县教育局的检查专门弄了一套。”

“拿给我看看。”杨一民边说边端着茶杯向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在二楼,是一间教室改建的,这也是杨一民第一次来到这个会议室,看了看,桌上灰尘很多,可能是最近没开行政会了,所以很脏。

杨一民拿出纸,将椅子擦了擦,他本想动手搞搞清洁的,但想想自己今天讲的主题就是各施其职,这该是谁的职责,就应该承担,所以他放弃了。

何明去找管理制度去了,其他行政似乎不是很适应,因为按照夏季作息时间,大家此时正是午休的时间。

或许是碍于杨一民的面子,向红梅还是来得比较早的,她坐在杨一民一侧,小声问:“杨校,有啥急事吗?我可是吃了饭就赶过来了。”

政教处段主任中午或许喝酒了,脸还红着,来到会议室的时候还在剔牙,似乎还没喝舒服,脸上也显露出不高兴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