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五十一章 惊喜(1 / 1)

作品:《红楼之庶子风流

喧嚣热闹的灯节过去,大乾十年的新年,算是终了了。

府衙开衙,百业开箱。

无论官民,都开始了新一年的繁忙。

而在灯节那日鼓楼大街发生的奇事,也随着众人口口相传,散播开来。

都中诸多百姓,第一次听说了这家“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坊,以为奇事。

只是这种事,在寻常百姓耳中,不过是一个消遣的乐子,不以为意。

二十两就能够让一家吃喝一年的时代,没有哪个普通百姓会花半年的银钱买一套“华而不实”的书。

可此事在读书人耳中,却荡起了巨大的风波。

有赞世翰堂数十年不易其志坚守祖制之风骨者,也有骂其哗众取宠不知变通者。

更有甚者,有人将世翰堂之做法,与如今朝堂上日渐激烈的变法之事联系在一起,辩其是非对错,推波助澜……

使得世翰堂灯节一事,在朝野上下传播的愈演愈烈。

也因此大名,不管是赞者,还是骂者,只要囊中稍微宽裕些,多半都会遣人去鼓楼大街,买一套“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回来,看看到底如何。

一时间,世翰堂的书,竟隐隐和“着儒衫戴青衿者”甚至与朝争挂上了钩。

愈发扬名。

在国子监中,即使有些家资不宽裕者,也宁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买一套世翰堂的书,以为雅士之余,亦标明身份。

大乾开国百年,世风原本就渐起奢华,世翰堂的书,此时居然成了相互攀比的象征。

而许多不学无术却多财之辈,为了妆扮身份,也愿意花费三倍的价钱,来买一套世翰堂的书来装点门面。

如此一来,自上元灯节之后,短短数日里,世翰堂卖出的书,倒比之前数年卖出的还多。

若非早先半月,贾琮就要求林诚倪二加大投入,将老底儿都投进来,刻板印刷,再加上之前多年的库存,世翰堂的书怕要供不应求了。

至于有人在世翰堂,无心之下发现了《聊斋志异》。

初读之后便惊为天人,再度引起种种热潮,使得世翰堂之书,有洛阳纸贵之势,自不必再多言。

然这一切繁华闹事,暂时都和贾琮无关了。

在主导了灯节那场戏后,贾琮便再度蛰伏起来。

并且郑重告诫林诚、倪二两人:得意时莫要忘形。

如今他们根基都太浅,任何的招摇,都可能引来灭奇峻,可着实与好看沾不上边。

这样的相貌,在日后选官时注定要受到影响的。

可现在看来,先前竟是走了眼。

只一转眼,贾琮吃的胖些,相貌竟如此之好。

成了翩翩公子,还在宝玉之上!

只是贾政的惊喜没有贯彻到底,面色变了变。

倒不是为了贾宝玉,而是想起了贾琮缘何会这般俊秀。

贾琮有一个花魁出身的生母,不怪长的好看……

虽然贾政没见过,可能当艳绝都中的花魁,想也能想到长的有多好。

可惜,这个身份实在是……

若被小人知道了去,怕多有艰难。

贾政心里叹息了声,随即又打起精神来。

贾琮母族虽然出身卑贱,可他还是荣国公的子孙,哪个敢小瞧了去?

又有衍圣公牖民先生的看重,就更不会有问题了。

如今士林中,论德望之高无出牖民先生之右者!

念及此,贾政心情转好,对三人继续道:“举业一途,路遥且艰,唯有勤学苦读,心无旁骛,方能有所获。

若是三心二意,心生怠慢,必难成事。”

三人一起躬身领教后,贾政又对贾环道:“既然你在这静不下心读书,往后还是去学里罢,让学里太爷教你。”

“噼啪!”

一道晴天霹雳,就这样落在了小贾环头上。

那一瞬间眼神的空洞,差点让贾政都心生不忍。

不过也只那一瞬间,对于这个逆子的顽劣性,贾政心中有数。

瞥了他一眼后,目光又落在紧紧垂着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的贾宝玉身上。

不过看着鹌鹑一样低着头的宝玉,贾政只皱了皱眉,到底没说什么,让一旁的贾环大失所望……

贾宝玉去不去学里读书,决定权并不在贾政手上,这要看老太太的意思。

哼了声后,贾政看向贾琮,说出了今日来意:“后日是老太太生辰,琮儿与宝玉一起随我待客吧。

你也渐大了,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

只一味的读书,难免成了书呆子,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子弟该做的。”

贾琮闻言,抬起头看向贾政,眼中闪过一抹讶然,随即便是压抑不住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