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六章《入泗水城》(1 / 1)

作品:《此曲终兮不复弹

夜凉如水,寒星点点。偶尔刮过一阵寒风吹的外面的火苗差点灭掉,好在寒风过后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帐篷里依旧暖烘烘的,但海棠进去之后却怎么也睡不着了,解下腰带细细抚摸里面的内衬,不知道师兄现在在哪里,可还安好。也不知灵陌可有醒来,墨妍向来性子冲动,不知可又有闯出什么祸来。时间就在海棠的思绪中一点一点的流逝。

帐篷外的诸葛清鸿仿佛睡得很沉,一动不动。突然,寂静的夜里传来了扑棱扑棱的声音,原来是一只灰白相间的鸽子,鸽子朝着诸葛清鸿的身边飞去,鸽子还未飞近,他已将手抬起,那只鸽子稳稳的停在他伸出的手掌内,诸葛清鸿轻轻抚了抚鸽子的羽毛,然后从它的脚上取下一支小小的信筒,他看了一眼信上的内容,神色如常。然后又摸了一下鸽子的脑袋,灰白的鸽子像得到命令一般朝着来的方向飞走了,诸葛清鸿做完这一切重新闭上了眼睛。

海棠看着外面心想,该不会是诸葛山庄出了什么事吧,但是看诸葛清鸿的表现又不像。海棠叹了一口气,自己的事情还有一大堆,自己在这里竟然操起了别人的闲心。

大概到了寅时时分,诸葛清鸿小心翼翼的拿起身上盖着的斗篷,然后走到帐篷跟前说道:“姑娘,我们可以赶路了。”

话音刚落,海棠便从帐篷里走了出来,诸葛清鸿赶忙将手里的斗篷递到她跟前说道:“这夜里天凉,赶紧穿上。”

海棠从他手里接过还带着温热的斗篷说道:“多谢公子。”走到一边犹豫了一下才披上斗篷,然后看着他把帐篷上的丝帛和绳索拆下装进马背上的包裹里。

诸葛清鸿做完这一切回头对她说道:“还有一个时辰天就亮了,我们暂且借着月光步行穿过这片树林,待天亮差不多就可以到驿道了。”

海棠巴不得能早点赶路,点点头说道:“好。”诸葛清鸿把马牵到她跟前说道:“上马,我帮你引路。”

海棠看看一双乌溜溜大眼睛的小黑又看看诸葛清鸿说道:“我走着就可以。”

“我与小黑经常从这片林子经过,对这里的地形甚为熟悉,而姑娘恐怕很少走这种荒山野地吧,白白浪费了时间不说,也会耗损体力,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望姑娘三思。”诸葛清鸿一本正经的对海棠说道。

海棠实在是不想与他争辩,而且他说的也不无道理,目前早点赶到江城才是最重要的,便对着他说道:“如此便有劳公子了。”说完便翻身上马,诸葛清鸿等她坐稳便把马缰递给她,然后转身负手在前面带路,小黑也不用海棠驾驭,便自行跟在他身后。

周围如墨一般漆黑,好在诸葛清鸿不知什么时候拿在手里一颗暗绿色的珠子,如鸡蛋大小的珠子发出盈盈绿光,虽不太明亮,但可勉强视路。树林里常年无人出入,地上的枯叶铺了厚厚的一层,但诸葛清鸿走在前面却依然身姿挺拔,姿态优雅,林中微风吹过他的衣角,如漫步于琼台楼阁一般。

江湖相传诸葛清鸿天生神力,一手之力可负千斤,有如此名声,便有人相传诸葛清鸿长得是虎背熊腰,健壮如牛。由于名声太大,以至于他去某一处地方自报名号之时,常常被人误会只是与诸葛山庄里的那位大公子只是重名而已。

在树林里穿梭了半个时辰左右,天色已有些微微发白,隐约可以看到四周的景象。诸葛清鸿将珠子收入怀中,回头对海棠说:“现在天色已亮,不知姑娘介不介意在下上马,如此可早一点赶到江城。”即使天色未亮,他要上马海棠也不会说个不字,毕竟这是人家的马。海棠问道:“是不是我说介意,你就不会上来了。”

.........

不等诸葛清鸿坐稳小黑便如闪电一般在树林里奔跑了起来。路虽然不好走,小黑却像是对这里极为熟悉,避开了所有遮挡物如履平地一般,偶尔有些低矮的树枝诸葛清鸿也提前抬起手来挡在海棠前面。等出了树林以后天色已经大亮,一条笔直的官道便可直通泗水城。

路边不远处有一间小小的茶铺,诸葛清鸿去将马上带的水袋装满又买了一些吃食,两人草草吃了一些便又重新上路。

一路风驰电挚行至晌午,已到了泗水城下,城门口只有寥寥数人赶路,诸葛清鸿将马停下对海棠道:“穿过泗水城三百里便是江城,我们进城去买一些东西再赶路。”

海棠从马上下来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小黑,对着诸葛清鸿抱拳说道:“多谢公子一路之上对我的照拂,若不是公子引路,我也不会这么快能赶到这里,此等恩情,日后必当相报,师兄被困,此事必是针对双圣门而来,若公子再与我一起进江城,会连累公子和诸葛山庄,我们就在此别过,后会有期。”说完转身便要离开。

诸葛清鸿见状一个转身便已挡在她的身前:“姑娘既然知道那伙人是针对双圣门,还就这身打扮前去江城,是怕他们不知道你要去救人吗?”

海棠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礼服,虽然平常江湖中人认得双圣门礼服的不多,可是既然敢对双圣门下手的人,又岂会不认得。诸葛清鸿看她已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继续说道:“城中有一间成衣铺,我与老板是旧识,去那里换身合适的行头再上路方是上策。”

诸葛清鸿想的甚是周全,海棠稍一思附便已明白其中利害,她虽经常听师兄给她讲江湖中趣事,但甚少下山,对这生活琐碎事更是知之甚少,如今也只能依仗常在江湖走动的诸葛清鸿了。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泗水城内,这是海棠十年来第一次像这样走到街上。

泗水城人口虽然不多,但胜在繁华,来往商旅不断,街边特产小吃比比皆是,海棠看着两边忙碌的摊贩,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曾几何时,她最喜欢的就是拉着母亲的手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街市中,每次出来都会买到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晃十年就过去了,街市上依然是人来人往,身边却再也没有了母亲。

海棠看了看走在前面的诸葛清鸿,曾经一起拉着手在街市中奔跑的小男孩也已长成了翩翩少年,但此时却不知是敌还是友。

诸葛清鸿似是对泗水城内极为熟悉,街边的小贩见了他会热情的同他打招呼,诸葛清鸿也都一一笑着回应。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名门公子所过之处必有佳人迟徊观望,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目不斜视的翩翩浊世佳公子,独独喜欢路边挂着鼻涕泡的小毛孩,诸葛清鸿每走到一处小吃摊旁,必有两三垂髫小儿早早立于旁,甜甜的唤一声哥哥,诸葛清鸿便变戏法似的捏出几枚碎银子为他们买下一些吃的,俨然孩子王一般。

走到了街市正中,诸葛清鸿在一间店铺门停下,店面不大,却装修的极为精致,门上有一块牌匾上书“霓裳轩”三个字,这间大概就是他说的成衣铺了。

海棠见他停下在门口等着她,迟疑了一下以后便大步走进店里,店老板看见有客人进来便连忙招呼,见到是诸葛清鸿态度更是和善。

店老板三十出头的年纪,面目白净俊美,举手投足之间自带一股儒雅之气。“我道是谁大驾光临,令小店蓬荜生辉,原来是诸葛公子来了。”

“多日不见,任兄还是喜欢打趣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