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102 部分阅读(1 / 1)

作品:《异能古董商

比如给慈喜送礼,那就不能单单的给慈喜送完了就了事了,还必须的给李莲英这个的大奴才一定的好处。为的就是让李莲英这样的奴才在老佛爷的面前提醒一下,那个汽车就是袁世凯送的。要是不收买一下李莲英,你送过礼物之后,李莲英一句话将东西入了内务府了,从此老佛爷连你送的是什么样的礼物都不知道,又怎么会想起来你这个送礼的人啊。所以深谙此道的袁大头私下是送了不少的金银珠宝给李莲英的,为的就是让李莲英经常在慈喜的面前提自己一下。

而李莲英收了人家的礼物,确实也是为袁大头将了不少的好话。所以,这一次坐了汽车以后,感觉就是好。于是就琢磨着怎么让老佛爷在明天的寿宴来个惊喜。

果然,在回了皇宫以后,将袁大头夸的是天上少有地上全无的人物。好象大清就只有两个忠臣,一个是他李莲英,另外的一个就是袁大头了。当然,因为今天那小孙同志的很会讲话,所以就多给了他提了一句。

那慈喜一听大喜,这可是一见了不得的大事情啊,慈喜是掌权几十年不错,但是顶天了不过是有一个垂帘听政的注意,虽然大事情要慈喜来点头,但是坐在前面的人,怎么都是皇帝,皇帝那才的大清的一国之主。文武百官名义上跪拜的还是大清天子。虽然这个一国之主是名义上的。但是慈喜就是没有胆量将那帘子给调开。还是因为大清的规矩是不允许出来一位女皇帝的。

而慈喜正是大唐时期的一代君王武则天的忠实的粉丝,想来她一个女人,在大清除了一个皇帝的名分没有之名,其实就是行的皇帝之权。既然是不可能当皇帝了,那就在别的地方比一下武则天。武则天是皇帝不假,但是可没有听人说武则天坐过汽车,那是一定的了,因为唐朝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有汽车这一说,倒是马车在唐朝确实是不少。

听了李莲英将汽车夸的是天花乱坠,慈喜就有点动心“小李子,既然是这样,明天我们就是颐和园过寿。就不坐八台大轿了,咱们也来个新鲜的,叫文武百官去颐和园等着。让那个孙什么来着,开汽车送我过去。”

这老佛爷坐汽车,那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至于历史上说什么慈喜在汽车上碰了一个大疙瘩,所以就再没有坐过几回汽车。那不过是后人的谣传。这个谣传其实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可信度不高。你想一想1902年生产的奔驰汽车,那是没有盖的,整个车都是露天的,下雨了还要打个伞才可以,要不就被淋个落汤鸡。这汽车敞亮敞亮的。就象现在的无顶棚跑车一样。就连顶棚都没有,慈喜拿什么把脑袋给撞个大疙瘩,除非慈喜一下从汽车上摔下来。但是历史上偏偏的就没有这个记载。皇宫的档案上有那么一个记载,大约就是慈喜坐了汽车,很是开心,赏了袁大头和小孙同志。至于跪着让小孙同志开汽车,更是离谱的事情了,慈喜他傻啊,跪着开,她自己难道想把明年的今天变成自己的忌日。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王羲之的书法

第二百零五章王羲之的书法

现在关于慈喜坐汽车的一些消息,那不过是一些看不过这个败家的老娘们,给她八卦的一些事情,就象前些日子传言张怀孕从二楼跳下流产一样。提供现在张还不是一样生个大胖小子。不要以为记者才会把怪,其实记者的八卦,比起民间来讲,那不过是小儿科一样。一个八卦将阮玲玉搞的自杀身亡。同样是一个八卦,将梁山好汉宋江说的是比曹操这个白脸还无耻。同样,慈喜是个败家娘们,所以,就把它讲的是那么的不堪,就连坐个汽车都能说成头上碰个大疙瘩。可惜,那个时候的汽车还没有顶棚,说慈喜碰一个大疙瘩,还不如说她直接从汽车上摔下来来得让人相信。

直接就说,慈喜当天坐汽车,从车上摔下来,汽车的轱辘直接的从这个败家的浪娘们的脑袋上压过去,压的是鲜血直流,脑浆迸裂,然后当场就一命呜呼了。这个多刺激。多痛快啊。

你想一想,历史上要是慈喜真真的就在汽车上撞了一个大包,她第一个要砍谁的脑袋,让老佛爷的凤体受伤,那是是灭就族的大罪,真的伤了慈喜,袁世凯早就被灭了门了。当时在清朝,慈喜可是说一不二,一手遮天的人物。想灭一个羽翼未丰的袁世凯,那还是很轻易的事情,从袁世凯并没有被摘了脑袋,而是活蹦乱跳的一路高歌跑进了民国就可以看出来,慈喜坐汽车撞可脑袋的事情,本来就是一见子虚乌有的事情。

历史不是这个样子,慈喜当时还是很喜欢坐汽车的,至于和小孙同志平起平坐的事情,李莲英早就命人做了一个大大的垫子,这样慈喜做在上面不但是软活,而且还高出来小孙同志一大截。至于她为什么只是做过几次就不坐了,道理和年简单,没有汽油了呗,那个时候京城可还没有洋行,没有人卖汽油,而袁大头在买卖汽车的时候,不过是有限的买了几桶汽油,但是小孙同志练习手艺用了一大部分,余下的一小部分都用完了。想买的话,那还要去香港才行,慈喜的那个时候,连上海都没有卖汽油的,上海的汽油都是洋人自己开汽车用的,自然是不会卖给慈喜了。所以,一听是这么麻烦,慈喜就有点不乐意了。

不过,还是袁大头有眼力,听说老佛爷很喜欢汽车。只是没有汽油了,所以现在老佛爷正不高兴呢。袁大头立刻又让手下联系香港那个将汽车卖给自己的德国人,从这个德国人的手里又进了一大批的汽油。

袁大头高兴的将汽油给老佛爷给送去了,不过这个时候出一一点点小小的意外。袁大头去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数九寒天,那天气,真是贼冷贼冷的。现在的冬天,丫的快赶上秋天了。难怪现在羽绒服卖的那么差,买上两套秋装,换洗着可以一直穿到明年的二月二,谁还傻乎乎的去买羽绒服〖十年前是长江以南的很少买羽绒服,现在好,山东以南,冬天都很少有买羽绒服的了〗

京城的冬天既然那么冷,所以,开汽车就边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就是有汽油,要想把汽车给发动起来也是一件技术活,就是本茨自己在德国,想冬天开汽车,都要费一番力气。就更不用说小孙同志想在这个日子里将汽车给发动起来了。这样,三下五去二,好容易发动起来了,那么冷的天慈喜穿的跟北极熊一样坐在汽车里。慢悠悠的走了不到一里路,得了,汽车罢工了,怎么都发动不起来了。所以慈喜只有做回她的八抬大轿了。就不这样年,汽车被闲置在皇宫里了,后来挪到了颐和园,这第一辆汽车就再没有挪过窝了。而小孙同志的下场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乔迁看了看这两张照片,还算是珍贵,要是卖给颐和园的话,估计怎么都要三五千块钱了。当下就问:“杜老板,这辆福特你的打算出多少钱的。”价格嘛,乔迁当然要先问杜大嘴了,买家永远都是讲最低的价格。乔迁要是在这个时候问秃子汽车多少钱,那么,秃子一定是漫天要价。一旦秃子将价格讲出来,杜大嘴碍于情面,自然就不好多说什么,乔迁才不会在这个上面吃亏。

杜大嘴拍了拍汽车说:“这家伙,本来我以为他是辆奔驰,想全国展览一番,所以就出了三百六十万。”杜大嘴也是两不相帮。他只是说了自己的价格,并没有偏向哪一方的意思。用他的话讲两边都是朋友,你们自己谈价格去吧。

秃子听杜大嘴已经讲出来了这福特汽车的价格。当下就说:”乔老板,你要是真心想要的话,我给你退一步一个整数,三百五十万。一次付清。这个价格就不能再低了。毕竟这玩意是俄罗斯皇帝用过的汽车。我要的这个价位还是很合算的。我他妈这一次连市区的别墅都赔进去,要不也不会回我老家来啊。”

乔迁用天眼术看一下,这一辆果然是没有够一百年,俄国沙皇1917年完蛋,比大清还晚了5年,反正两过皇帝都是前后脚下来的。这一辆福特汽车要是真的送给沙皇的礼物的话,应该就是给最后一位沙皇的礼物不过乔迁从它发出来的珠光宝气的大小来看。这一辆车没有百年历史也差不多了。

“不对。”乔迁心里一阵的纳闷:“这辆车的珠光宝气只那么重啊,你大爷的,莫非有什么邪门的地方。”不过,这个疑问他现在是不会讲出来的,听秃子将的三百五十万的价格,算是很划算的了。当下就答应了下来:”这个价格我是可以接受,但是,现在我可没有那么多的现金,你想要一次拿三百五十万的话。那就要跟我们两个去市区一趟,好容我筹集一下钱。“

听到乔迁要卖下这一辆福特汽车,秃子很是高兴,这几天压在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有了三百五十万,还了一百万的欠款,还能在将市区的别墅买回来,重新过款爷的日子,你大爷的,秃子发誓再不去和俄罗斯人做生意了,丫的,他们国家形式变化太快了〖97年老久的历史。

然后,乔迁小心的将卷轴放到绢布的桌子上,小心的打开。不由的让围观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王羲之的《兰亭序》。

杜大嘴瞪的连眼睛都快掉出来了:“乔老板,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兰亭序》吗?”要是真是这家伙的话,别说三百五十万,就是三千五百万都能卖到。《兰亭序》在书法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天下第一帖,无人可动摇。

乔迁不无可惜地说:“这个当然不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了,要是老王的真迹的话,我还费那么大劲来典当行做什么。直接卖给故宫,没有个四千万他们都不好意思开口想我说要的事情。真正的《兰亭序》,估计有很大的可能在唐太宗的墓||穴里。”唐朝地一个喜欢书法的是唐太宗,然后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自己是没有单独陵墓的,尽管她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但是,她仍然是没有资格单独获得陵墓。陕西西安有一座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在这里。这就是武则天的高明的地方。夫妻合葬在一起,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说三道四。而且,武则天给丈夫写下了碑文,给自己高了一个无字碑,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这个乾陵的形式,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因为它一个陵墓里,埋葬了两个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武则天害怕自己单独埋葬的话,李家会有人不服。就有可能破坏自己的陵墓。但是要是和丈夫合葬在一起,从伦理上将天经地义,从安全上讲,李家的人再混蛋,也不敢在高宗面前将武则天挖出来。

而在唐朝,第一个喜欢书法的唐太宗这个家伙,打仗还可以,但是字写的并不是特别的出众。当然,任何外事情都怕有个比较。唐太宗写的字写的要比后主刘禅要强的太多。太宗是一个武皇帝,马上打天下。但是,这并不防碍唐太宗是一个喜欢师书法的皇帝。

唐太宗曾经向魏征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得到,王羲之的《兰亭序》。怎么办呢。”

魏征就告诉太宗皇帝:“效法前人千金卖马骨的故事。”

不过唐太宗还是一个比较有主见的皇帝:“你这家伙不老实,千金买马骨,只能用一次,再用的话,我这里皇帝会给后人当作大头来笑话的,”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兰亭序》

第二百零六章《兰亭序》

彼时,唐朝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要是唐太宗再用这一招的话,那么,就有点东施效颦的意思了。一些投机的文人为了得到重赏,回把更多的赝品当作真品献给太宗。反正是唐太宗要是学那千金买马骨的典故重金悬赏的话,那就是诏告天下,你们都来进贡吧就是赝品也有赏。这样太宗不被被人当做大头也不可能了。所以,唐太宗就没有采用魏征的半反,但是还是下令悬赏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过,悬赏勇敢的不是钱,而是在用唐朝的秋水阁的总管为诱饵。在唐朝,秋水阁可是一个好地方,相当于唐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原来秋水阁归吏部管,后来,其总管就是是唐太宗特意为进献《兰亭序》的人设立的一个官职。

唐太宗的打算就是,谁献了《兰亭序》,就把秋水阁总管赏给谁。要是发现《兰亭序》是假的话,那个献《兰亭序》的人反正还是在唐太宗的手里捏把住呢,骗人可不是好孩子,骗皇帝,哼哼,那叫欺君,当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伴君如伴虎了。

在唐太宗想来,这样就不会引诱人骗自己了吧,别他妈都拿皇帝当大头来耍。结果是什么呢,三年过去了,是没有人拿皇帝当大头来耍。但是也没有一个人敢来献这个《兰亭序》了,谁也不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唐太宗的那点小九九。是个人都看的出来。唐太宗不拿天下人当大头,天下人也不敢拿唐太宗当大头了。不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唐太宗始终没有看到。这个时候唐太宗才醒悟。其实,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偶尔的当一次大头,也是没有关系的。

后来,唐太宗坐不住了,派人去查了王家的祠堂,看一看《兰亭序》究竟是在哪个王八蛋的手里。唐太宗都悬赏了三年了,有《兰亭序》的这个人还不出来说一声,是不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啊。后来才查出来,老王见王羲之一脉已经断了香火,没有人知道《兰亭序》的下落了。又到后来。大和尚玄奘告诉唐太宗,这个《兰亭序》本来一直是在王家世代相传的。但是,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就出了问题了。智永这家伙为了练书法,没有好好的读书,也就没有考取功名,结果,老婆给别人〖跑了,于是,这家伙一个想不开,就出家当了和尚了。玄奘在少林寺挂单的时候,曾经与智永关系比较铁,所以就知道了这里面的内幕。那《兰亭序》就是在智永的手里。

唐太宗这才明白,感情,自己悬赏了三年,王家愣是没有一个露头的。原来到了智永这里的时候,出家当了和尚了,既然是出家了,当谈就不会在乎什么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这个位置了,要是拿报国寺的主持估计效果还好一点。

正当唐太宗要先令诏智永的时候,玄奘大和尚说,智永已经圆寂了,找不到了。唐太宗这个气啊,你这和尚好生无礼。说话怎么大喘气啊。就要命人将玄奘大和尚拉去砍了,但是,玄奘大和尚连忙说了一句话救了自己。〖那智大使将《兰亭序》传给了他地方弟子辩才和尚。现在《兰亭序》一定是在辩才的手里。〗

本来玄奘大和尚 来向唐太宗求一个出国护照的,但是,唐太宗嫌玄奘讲话大喘气,愣的扣下了出国护照,就是不给。没有办法,玄奘一看自己都三十好几了,时间不等人啊。要是再不出国,就算是成了海龟,回来的怕也只是一个龟壳了。

所以,玄奘就给辩才写了一封信,大概的意思就是〖辩才啊,本来我是想把《兰亭序》的事情告诉姓李的,让姓李的把出国的事情给我办了。但是没有想到。我讲话的是有点大喘气,姓李的不但不给我出过护照,还差点把我砍了脑袋。现在人出名可要趁早。我这都三十多了,再不出去就来不急了,所以,我要跑路了。你自己多包重吧。要是姓李的给你要《兰亭序》你就不给他,他要是想杀你,你就说我在国外看着大唐的消息,要是你因此被砍了脑袋。我就把他的家丑〖他儿子和他的才人通奸的事情给他在国外宣扬出去。〗好了,大概就是这样,我要再回来,不知道要多少年了,你可要坚持立场,千万别百《兰亭序》给姓李的。〖这信看了要烧了,不然你就是佛主都不够姓李的砍脑袋的。姓李的信道教,不喜欢和尚。〗

后来,没有过多久,唐太宗果然是派了人来找辨才和尚。由于辩才和尚已经从玄奘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所以,就谎称兵荒马乱的,《兰亭序》就丢了,不见了。如此三次,将唐太宗又给气的吹胡子瞪眼睛,就在他想下令将辩才灭了的时候,辩才给唐太宗写了一封信,让哪个当了将军的少林和尚转交了过去。将玄奘大和尚的话委婉的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一个姓武的才人私通。当下顾及到了国际影响,所以对辩才也就没有办法了。因为这个时候,玄奘大和尚已经跑到天竺去了。唐太宗要是真的想撕破脸,反正玄奘大不了不=回来,在天竺一样当和尚。但是唐太宗的家丑也就成了天竺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柄了,天朝上国这个脸面是丢不起的。

后来,李治就向房玄龄请教一个办法。李治为什么那么用心啊,是因为他与武媚娘的事情已经被唐太宗知道了,要是不再想一想办法的话,估计他的几个兄弟就可能将玄武门事变的典故再来上一次了。所以,李治才派人向房玄龄求教。房玄龄也要给太子一个面子。就告诉李治的人。既然辨才这个混蛋是不吃硬的,那么,可以用草船借箭的办法。李治听到后,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从辩才的手里将《兰亭序》给骗过来不就完了。到时候玄奘大和尚也没有办法了。

那么,这个诸葛亮的人选一定要是一个懂佛法的人,而且要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那一种。并且这个人不能是一个没有嘴的葫芦。必须是一个可以将死人给说活的那一种。这个时候,有人就想李治推荐了萧翼。

于是,萧翼在李治的指示下,化装成了一个落魄的书生。就找到了辩才和尚。刻意的与辩才结交。由于萧翼有见识,又精通佛法。所以,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和辩才成了知己。反正辩才是在少林当和尚,少林和尚救救过唐太宗的性命,有十八棍僧救唐王一说。十八个和尚里有一个留下当了将军,其余的十七个领了子色袈裟回来了。所以,就是唐太宗自称是老子的后人,对和尚还是留一手的。少林寺香火旺盛,有不少的田产。所以,辩才除了每天的打坐念经,就是闲的发慌。

而萧翼又是拿了官家的银子来办事情的,公费旅游。所以,两个人都是大闲人。在一起经常下下棋,侃侃大山什么的。不过,辩才虽然是一个讲经的和尚,但是毕竟没有萧翼这样一个李治刻意的挑选出来的一个说客来的厉害。于是,辩才经常的被萧翼给驳的是体无完肤。这个让辩才很是不服气。

又有一次,两个人谈论起自己的收藏来了。萧翼就说自己见过的书法是非常丰富的,有当朝房玄龄的书法,有前人陶潜的真迹。还有大书法家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这些,当然都是萧翼为了借箭而做的草人了。幌子而已。

辩才和尚果然上当了。听到萧翼的见识,也没有怀疑他一个落魄的是怎么能看到如此珍贵的书法的。当下感觉这可是自己君子报仇的大好时机了。于是不屑一顾地说:”萧施主,你见的这些都不算什么珍贵的书法作品,我这里可我有一件比他们这些加在一起都珍贵的作品。。“萧翼当然知道辩才一定是讲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了。但是也不先点破,只是表示怀疑。

辩才见萧翼不相信自己,于是就说:”施主不相信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这个可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你说,是不是比他儿子王献之和你见过的那些名人的书法来的珍贵。”辩才不说陶潜和房玄龄他们是书法家,。因为陶潜是一个诗人,诗写的好,但是并不表示他的书法有自成一家的本事。而房玄龄,要不是沾了他是丞相的光,他的书法更是不会有人学习了。

萧翼心想,我等的就是你这一句,玄奘大和尚讲的果然没有错,《兰亭序》就是在你这个和尚的手里。但是表面上萧翼却说:“要是真的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的话,他儿子的书法和其他人的书法当然是要靠边站了。不过,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王羲之的兰亭序早已经失传了。你怎么能说在你的是手里。”

辩才更是得意忘形了,想着终于胜了你一次了:“施主有所不知。王公羲之当日酒醉挥毫泼墨,写下了旷世之作《兰亭序》,称自己再也写不出来这样完美的书法了,于是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的手里,后来,这个孙子智永就出家为僧了。老纳不才,智永大师正是先师。”

这个时候为了让辩才尽快的将《兰亭序》给拿出来。萧翼还是不相信,声称自己没有听到过王家有人出家的事情。

辩才这个时候才说:“先师出家,是有不能为外人道的苦衷的〖当然,老婆跑了嘛,这样的事情是个男人都不会满世界说〗后来,先师圆寂以后因为没有后代,所以就将《兰亭序》传给了我。”辩才看自己讲到了这里,萧翼还是一幅不怎么相信的样子。为了维护自己师傅的面子,同样也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