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章 面头(1 / 1)

作品:《小康大道

礼拜天是对城里人而言,乡下生活没那么讲究,只有农忙和农闲。

七月中的双抢是典型的农忙时节,当然这是以前,现在虽然也忙,但那种全村老少,能下地的全体出动的场景是看不到了。

收割有收割机,插秧也有插秧机,虽然要租赁费和油钱。

但大家一算,这钱花的太值得了啊!

一来可以免去汗滴禾下土的劳累,以前就是课本上都说庄稼汉勤劳肯干,了,到时候给你多留点面头子吃!”

“啧”赵昊喉咙耸动“先替我谢谢嬷嬷和叔啊。”

“我就知道,我走了,再见!”

……

下午两点多,终于把地全部翻了一遍,水稻的根都被翻出来,然后重新埋入土中,这样不用过多久,就会变成肥料,到时候往田里放水,就能插秧了。

做完这些事情确实是很有成就感,可这头山里贫瘠?这种东西放到城市里起码得好几十一斤,好吃又营养,如果不是到这儿干活,估计一辈子都尝不到这种美味。

小溪里的冷水浴洗掉了身上所有的热气,甘甜微酸的茶耳则让人神清气爽,等到了村委会的时候,赵昊的精神状态又恢复到早晨醒来的时候。

走进办公室,熟练的从墙上取下钥匙。

会计王阿姨笑道:“小赵,又要去‘跑单帮啊’”

“轰隆,轰隆”赵昊一边发动着三轮,一边笑着回道“今天要做个大买卖!”

“路上小心啊!”

“知道了!再见……”

一转油门把手,三轮车吐出一阵青烟,噗噗噗的颠簸而去。

这些年政府的实事民心工程之一就是“村通路”,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还是村“主干道”,一道下雨天简直是要人命的场所,现在都做了硬化,不但出行方便,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大幅度提升了物流效率。

外面的快递进的来,村里的往外运点东西也方便,不想以前还得看天时,刮风下雨这“摩托化”就搞不起来,还得人扛人挑的。

赵昊一加油门,“噗噗噗噗”声音更大,三轮车在硬化路面上飞驰,这感觉比在开卡丁车更让人心旷神怡。

一圈转下来,车上几乎堆满了挂面,足有三百多斤,这还只是自己所在的第五组的部分“产能”。

最后他来带刘根生的家里,推开院门,刘家已经把晒好的挂面,整整齐齐的码放在院子角落里。

见他来了,刘嬷嬷招呼道:“小赵来了啊,嬷嬷给你倒水去,先歇歇……大丫头,把留下来的面头赶紧扔到炉膛里去。”

“好勒……”刘佳在里面应到。

“不急,不急,先把挂面称完再说!我不渴”赵昊说着从车厢里拿出一杆大秤来。

“行了,总共是55斤……”赵昊手脚麻利的将数字计入手机里“刘叔,我明天去,估计得礼拜二回来,你可别急啊……”

“看你说的,你叔是那种人嘛?!”刘根生知道他开玩笑,顺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一巴掌。

“哎呦,痛啊”

“给我装?一个上午就把地都翻了的壮劳力这点都吃不消?肯定是晚饭没吃饱,晚上到家来来,让嬷嬷多做几个菜……”

“别,别”赵昊连忙摆手。

“你个死鬼,手脚从来没轻重,小赵是先生,是省城大学的研究生,在古代那就是翰林,娇贵着呢,哪儿和你这个粗货似的,皮厚的蚂蟥也钻不进”刘嬷嬷在旁边看得火气,又是一通臭骂,刘根生躲到一旁不敢说说,只是讪笑着摸出烟,递给赵昊一根。

他也不客气,接过来,掏出打火机给刘根生先点了,然后再是自己。

在刘慧的要求下,现场表演吐烟圈绝活,又惹来刘嬷嬷一阵夸耀,“看看这孩子,书读的好,做事情踏实,就是抽烟都抽得好,哪儿像你!”说完朝刘根生一瞪眼。

后者得了委屈,很是愤愤不平“我咋了我!我……”话没说完,就被刘嬷嬷悄悄踢了一脚,顿时明白了什么似的低头不语,继续抽烟,不过看他的样子倒是心情很好。

“赵先生,面头好了,趁热吃吧,乡下也没什么零食能招待客人……”正说着刘佳从里面走出来,把一个搪瓷缸子放到他面前的桌子。

说是搪瓷的,可看起来斑斑驳驳,活像乡间的鹧鸪鸟的羽毛,赵昊觉得这玩意弄得不好,还是刘根生结婚时候的买的……

“小赵,吃啊,吃啊,专门给你留着的呢,知道你喜欢这个……”刘嬷嬷在劝。

“我不客气啦!”赵昊顺手从缸子里拿出一小块拇指大的灰扑扑的东西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又用嘴吹了几下。

“嗯,嗯,赵先生,这个,这个,刚才都拍过灰了,挺干净的……”刘佳在一旁小声说道。

“哎,哎,”赵昊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傻笑几声以表示感谢。

然后,把这块东西丢进嘴里,用力一嚼,“哎呦,我di妈……”眼泪鼻涕都下来了,赶紧抓过水碗往嘴里倒……

“噗嗤”刘佳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怎么还是那么急啊,这是刚从灶膛拨出来的,外面见风冷,内里可烫着呢……”

“呼噜,呼噜”赵昊一边秃噜着舌头,一边点头称是。

很快又拿起一块来,这回他小心翼翼的先咬下半块,也不急着往嘴里咽,而是用牙齿夹着这块面头,使劲往肚子里吸气,好让它凉的快些。

这样好几下后才心满意足的嚼碎,脸上显得的幸福无比。

一连几块下肚后,他恍然大悟似的“你们,你们也吃啊,一起吃啊……”

“我们早就吃过了,这是给你留的,里面还有点,等会儿一块装走……”

“哎,哎,那,那我不客气了啊,这东西太好吃了……比什么薯片薯条都香……”赵昊一嘴二用,边吃边说。

面头其实不值钱,原本是做挂面的富裕产品。

合面盘面后,手里总会留下一小团面团来,通常是扔到大面团里继续和面用的。

乡下物资匮乏,常有馋嘴的孩子闹着要吃零食,供销社里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可都挺贵,而且看看好大一包,打开看看只有零零碎碎一点点。

于是古老相传的面头成了最好的零食,往炉膛里一扔,烧火棍子扒拉几下,盖上炉灰,一会儿就熟了。

中滩村的挂面之所以远近闻名,靠的就是在合面时要加入一种由山间野草烧出来的蓬灰来辅助发酵。

这样发出的面不但细腻匀实,还有些淡淡的香味和咸味,任何工业化产品都无法模拟出这个味道来。

而这种杂草更奇的是只在本乡几座山上没命的疯长,但出了地界后却一根也看不到。

面头进入炉膛加热后,蓬灰会产生更加奇怪的化学反应,让整个面头变得奇香扑鼻,而且松脆异常!

赵昊无意间吃到一次后就引为美味。

尤其是刘家的手艺和别家似乎又有不同,更香也更脆,所以每次收挂面的时候刘嬷嬷总是给他多留些面头,算作他特享的下午茶小点心。

茶当然不是以前喝惯了的加奶加糖的英国红茶,十块钱一大包的满天星茶叶末子,开水沏完后还得盖上盖子闷一会儿,这样才能保证茶叶末都吸饱水分沉到茶缸子底下,这样喝起来才不会拉在嗓子眼儿上。

“行啦……”赵昊吃掉了大半缸子面头,又喝了三碗水,“我走了啊……”

“哎,别走啊,在这儿吃了饭再回去,嬷嬷已经在弄菜了……”

“是啊,小赵先生,吃个便饭再走吧……很快的”刘佳也在轻声细语的挽留着。

“吃不下了,这一肚子面头呢!”赵昊拍着肚子跨上三轮车突突突突突突而去。

“哎,你这个丫头,平时不是挺能说的嘛,怎么连个人都留不下来?!”刘根生抽着烟有点责怪。

“少嚼蛆,过来,帮我吹火!”刘嬷嬷瞪了自家男人一眼,后者莫名其妙的跟她进了厨房。

“丫头年纪大了,面皮薄,你这个当爹的除了咋咋呼呼就不能说话带上三分眼色?”

“大丫头,那点心思,谁看不出来?”刘根生有点委屈。

“你怎么就不开窍啊你!当初我也是瞎了眼,怎么就嫁给你这个木头!”

“嘿嘿,嘿嘿……”刘根生讪笑不已“那,那往后咋办?”

“这个事情,你就别插手,当做看不见就好,小年轻的事情就让小年轻自己解决去!”

“可,不插手不行吧,人家是研究生,又是省城的,还在考国家干部,当爹妈的要是在不帮一把,以后,以后,这个……”

“就你能,就你聪明,你倒说说,怎么个帮法?你说,你说,你说啊!”刘嬷嬷火气大了起来,左手叉腰,右手挥舞着炒勺,眼睛瞪得溜圆。

“行,行,婆娘别生气,我晓得了,我晓得了……”

刘慧悄悄扒门听了个仔细,眼看两人也不再说话,她扭头往姐姐房间而去……

赵昊并不知道他给这个小院带来这么事儿,此刻正迎着山风打着饱嗝,往他在村委会的住处急驾而去。

到“家”后,将车在院子里停好,跳下车打算冲个澡,然后自己随便吃点什么。

可看看天色,又摸出手机,“今晚可能有小雨……啧”。

再看满车的挂面,顿时脸垮了下来,这玩意一碰到水可就全完了。

可这一车怎么也得近四百斤,卸车可不轻松啊……

想了想,从房间里拿出一大块油布来“反正是小雨,盖一下应该足够了……”

想到这儿,他觉得身上又生出不少力气来,扯下油布,扔到一边。

开始动手卸车,一包包的挂面虽然不算重,但搬运起来并不轻松,全程必须轻手轻脚,面条断的多了,就卖不上价钱。

“哎”他擦着脑门上的汗珠子,面对房间里码的齐齐整整的挂面,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累了累了点,就当去健身房了,这玩意还是堆在房子里放心,油布盖着,万一被风吹了怎么办?村民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

礼拜天是赵昊和大伙约好的休息时间,晚上没有补习班也不分析时政新闻。

冲了个澡,自己泡了两包方便面,唏哩呼噜吃完。

又坐到书桌前,开始学习起来。

深夜,山间的晚风从窗口中吹进来,赵昊将放好,合上笔记本。

从桌子前站起来,拿起手机想看看时间,结果发现,刚才看书看入迷了,又忘记充电,此刻手机板着黑脸冷冷的看着他……

信步出房门,天上的满月洒下清冷的光辉来,小院里梧桐树的影子在月光和山风的照拂下,翩翩而动。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赵昊摇摇头“还是李太白的好命,成天喝喝酒写写诗就被皇帝看中当了大官,咱可不行,脚踏实地埋头干,官不官的就去想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总归要给村里留下点什么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