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9(1 / 1)

作品:《半生为奴篆文在线阅读全文无弹窗

自家女儿不受秦王珍视,成婚之后多有飞短流长传出,难怪做父亲的要心生愤慨。

容与作为被无辜殃及的池鱼,只觉哭笑不得。

传喜眼望赵循背影,溜溜达达上前,拍了拍容与肩膀,嗤了一声,“你就是好心,要依着我,非得让那老头丢了冠帽才好,不是说咱们不成体统,他连朝服都不整,且看看谁更不成体统。”

容与淡淡一笑不欲多言,见时候不早,嘱咐他快些回去,自己在这里等沈徽就好。

传喜依言告辞,临走之前仍没忘记叮嘱,来日若有得意时,千万不要忘了他这个朋友。

等传喜走远,容与仍旧垂首站立于夹道一侧静候。偶有朝臣路过,他就微微躬身礼让。不多时,就见内阁首辅秦太岳缓步走了出来,站在墙根下朝他招了招手。

容与走过去欠身问安,秦太岳见四下无人,从袖中抽出一支卷筒,递给他,低声道,“把这个拿回去交予殿下。”

接过来卷筒,容与快速的放入自己袖中,其后目送秦太岳离去走远。随后已想到,这大约是沈徽让他在此等候的用意,作为一个传递消息的工具,这类事情今后应该会很常见。

又等了好一会,才见沈徽与怀风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沈徽面无表情,并不看容与一眼。怀风却似心情大好,一路都在说笑。

“您今儿把那位可噎得够呛,说看在李琏战功卓著的份儿上只革职抄家就是惩处,别说内阁三司不答应,连皇上都觉得不妥,让他成天装仁善,这下装过头了。不过说到今年冬至要办甲子宴,他倒是会讨巧宗,既能彰显国朝富裕又能体现天家风范,万岁爷未必不动心。”

说到这儿,怀风更趋近些,不解的问,“臣就有一点不明白,您干嘛这时候说要缩减宫内用度,连上元节烟花灯烛都要了,皇上会不会不高兴啊?”

沈徽闲闲的听着,略微侧头扫了一眼身后的容与,“户部这些年早就入不敷出,一旦四方有水旱,疆域有兵事,拿什么来支应。皇上心里明白的很,只是这些年心境老了,越发爱热闹,不忍心年节之时宫里太过凄惶,我不过是说出他心中所虑罢了,且也并没克扣太多。”

“这么说还是殿下高明。”怀风恍然,“那位就只晓得花钱,一点不知道外头艰难,真要是他当了家,早晚还不把国库掏空了呢。”

沈徽对这番赞美置若罔闻,容与听了半日,却多少有那么点动容。

自己前世经受过生活苦难,知道普通人甚至底层人生活不易。先不论沈徽这么做,背后有哪些目的,单只是他能记挂赈灾和用兵两件大事,肯为这个节俭用度,也算是有些觉悟。

作为一个上位者,沈徽的大局观还是值得肯定的。

第7章韬光养晦

秋闱过后,重华宫的日子愈发安静。每日下了朝,皇帝若无事找,沈徽便在翠云馆抄写道德经。

容与依旧充当重华宫和内阁首辅间的信使,当然也还是会被要求,为沈徽代笔回信给秦大小姐。

因为自小临帖练就童子功,加上擅于模仿,他确实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自如的展现出沈徽的笔迹。

可一想到那位素未谋面,芳名若臻的秦小姐,容与当真有种百味陈杂之感。

沈徽拿了他写的词去跟人家唱和,每每一念及此,都会让他无地自容。他也曾鼓起勇气劝说沈徽,此举非常不妥,然而沈徽对他的恳求始终无动于衷,通常只冷冷的丢过来两个字,快写。

无可奈何,再不情愿也还是得硬着头皮照办。

这日傍晚,司礼监掌印兼御前总管高谦忽然到访,并非来传旨,却是单独来见楚王。

翠云馆外的宫人都被打发了,唯剩下容与仍在书房内伺候。

高谦接过他奉上的茶,目光淡淡掠过,含笑道,“殿下今晚可做些准备,明日朝罢,皇上可能会询问您关于王妃的人选。”

沈徽若有所思,眼睛只盯着秋水篇中,那句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也,半晌才问,“高掌印以为如何?”

高谦笑意从容,“殿下可以直抒胸臆。”

顿了顿,高谦接着说,“今日通政司严大人,大理寺袁大人又再度进谏,希望皇上早日立储,只不过他们提的,是殿下您。”

沈徽轻笑了一下,“那么父皇明日也会我问这个了,掌印的意思是?”

高谦摇头,“还不是时候。”他身子略微往前俯了俯,好像在看书案上沈徽所临的庄子,良久温和一笑,“殿下明日,不妨请皇上看看您近日所习书法,聊一聊心得。”

沈徽脸上浮现一丝笑意,点了点头,对高谦道了声多谢。高谦又闲话两句,便即起身告退。

沈徽扭头,吩咐一旁侍立的容与,“代孤送送高掌印。”

容与忙答应着,和高谦一道退了出来。

错后一步无声跟着,容与不还在回味他二人方才的对话。

高谦见他沉默,对他和煦笑笑,“在想我对殿下说的话?”

容与回过神,迟疑了一下,道声是。

高谦颔首笑问,“你叫容与对么,今年多大了,是哪里人?”

容与想了想,报上这一世户籍所载内容,“小人今年十六,京城人,祖籍原是淮阴。”

高谦眯眼一笑,“好地方,淮阴侯韩信,淮阴,是个出名将才子的地方。”

这话让容与有点难以往下接。反正不论名将还是才子,这辈子都不会和他有任何关系,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抿着嘴点了点头。

高谦看出他的局促,温言宽慰,“你还年轻,好好伺候殿下,将来未始没有一番成就。我们这样的人,虽只能在宫里度过一生,但如遇到明主,自己又能尽力襄助的话,也一样会有机会参与和见证一个煌煌盛世。这么想,会不会让你释怀一些?”

容与怔了怔,知道高谦会错意了,其实谈不上释怀,因为他原本就没有纠结过。

不能说认同了宦官身份,但因为想要成全前世为他付出,为他所累的亲人,还他们一个轻松安逸,他便觉得这辈子无论怎么过,只要自己离开了,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然而对方话里蕴含着关怀,他能感受到,心里也觉得暖融融的,低头沉吟一刻,终于忍不住问,“容与斗胆,请教掌印,为何殿下为朝廷尽忠效力,皇上却迟迟不肯立他为储君?”

高谦回眸看他,用鼓励的语气说,“你读过书,可还记得隋书文帝本纪中说过些什么?